19岁的高珊在一个清晨回到家中,毫不犹豫地告诉父母,她决定辍学,前往俄罗斯打工。听到这个消息,父亲气急败坏,坚决反对。家里位于吉林延边的一个偏远小村庄,离俄罗斯并不遥远。尽管日常的新闻时常提及邻国的事情,父亲从未想过女儿会去那片陌生的土地谋生。
高珊这位19岁的姑娘从小就有一颗坚定的心,她常常看着新闻里那些关于俄罗斯的报道,听说那里的工作机会能够让人赚大钱。这让她产生了深深的想法,决定放弃学业,去俄罗斯闯一闯。
她的父亲知道后,一时气愤不已,朝她怒吼:“你走就走吧,走了就别再回来!”然而,与父亲愤怒的反应不同,高珊的母亲显得冷静许多,甚至轻描淡写地说道:“走了也好,省下的钱可以用来给你哥哥们当生活费。”母亲的一番话听上去似乎不以为意,但她并未预料到,女儿这一次真的就离开了。
展开剩余86%那年,1993年5月的一个清晨,空气中还有些许凉意。火车站的喧嚣与忙碌中,一个瘦小的身影显得格外显眼。她背着一个大包,手里提着一个破旧的蛇皮袋。孤身一人带着沉重的行李,步履艰难。站台上的人们都投来好奇的目光——一个年轻姑娘,独自一人来到火车站,显然与他们不同。
一位大妈看不过去,主动上前,替她分担了一部分行李,并关切地问道:“小姑娘,怎么一个人来火车站?家人呢?”高珊低着头,声音有些哽咽:“我妈总说我是赔钱货,我想去俄罗斯赚大钱,回来给她看看。”她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悲伤和无奈。
大妈听了之后,不禁皱了皱眉,继续问道:“你爸爸呢?他怎么能同意你走?”高珊默默地说:“我爸不让我走,我们吵了一架,我自己来。”她的话语里有决心,也有不舍。
当火车的汽笛声响起,广场上渐渐空无一人,除了她的背影,其他旅客早已登上了车。那位帮助她的大妈也已经离开,回到她自己的车厢。高珊停顿了一会儿,擦掉眼角的泪水,告诉自己不能再哭,坚决地迈步登上了火车。
火车发车的轰鸣声渐渐远去,而在火车站的远处,一位背影微驼的中年男子默默站立。那是高珊的父亲,他的眼睛充满了泪水,望着女儿离去的方向,直到火车消失在视线之外,眼角的泪水才忍不住滑落。尽管他曾在家里严厉反对,但此刻的他,却什么也说不出口,内心的痛苦与不舍,无法言喻。
高珊的父亲走回家中,看到女儿的房间空无一人,忽然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寞。他坐在女儿的桌前,低头看着那张写着“等我赚够五万块钱就回来”的字条,泪水顿时再次涌了出来。他捂住嘴巴,尽力压制哭泣的声音,生怕被妻子听见。然而,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,母亲冷冷地喊道:“走了就走了,少个吃白饭的人,省点钱给哥哥们。”
父亲忍不住怒火,猛地打开门,气愤地吼道:“那是我的女儿,别再说什么赔钱货!她走了,难道你就这么高兴?”母亲的冷漠让他心寒至极。他愤怒地离开了家,去了工作。
高珊的离开并非一时冲动。她一直有自己的打算。年轻的她渴望改变生活,想要过上和同学们一样光鲜的生活。可是家里并不富裕,哥哥们早早就开始帮补家用,而她最喜欢的衣服、化妆品,在母亲的眼中只是浪费。每当她请求母亲给她些许零花钱,往往得到的却是斥责。高珊的心逐渐变得沉默与坚硬。
后来,高珊借着寒暑假的时间到饭店做服务员,月收入仅100元,勉强维持生计。可是,母亲得知后,不仅不给她生活费,还责怪她“做事不明智”。接着,她去了一家纺织厂,工资略高,月收入有两百元。可那种两班倒的生活,让她渐渐感到身心疲惫,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疲劳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听说翻译工作能赚到更多的钱,于是她把自己的钱投进了日语培训班,后来因为俄罗斯生意的热潮,改成了俄语班。高珊拼命努力,终于学到了基础的俄语,凭借自己的学习能力,顺利找到了翻译工作。虽然工资不高,但她迫切需要这笔钱去改变命运。
然而,现实并没有给她太多机会。在俄罗斯,语言问题成为了她最大的障碍。最终,老板将她分配到一些基础工作,打扫卫生、跑腿送文件,这与她最初的梦想差距甚远。她没有气馁,而是开始寻找更好的机会,最终她找到了一个俄语老师,得到了更多帮助。高珊的俄语水平开始提高,然而命运的无常依旧没有放过她。
1993年7月,俄罗斯爆发了金融危机,旧卢布的废除导致大规模的社会混乱。她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。她所在的公司也因此重新调整安排,最后将她调回中国,然而高珊并没有放弃留在俄罗斯的打算。
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和生活中,高珊终于遇到了雅罗斯拉夫,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。他们一起开始做生意,经过数年的努力,成功赚到了20万元。但高珊依然希望回国,最终她决定将事业和家庭的重心都放在中国。
回到家乡后,母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,开始亲近高珊。她用自己赚的钱给家里修缮房子,开了一家小酒店。可是,酒店因为经营不善很快亏损了。她发现自己怀孕了,最终决定生下孩子,而孩子的父亲雅罗斯拉夫也很支持她。
两人结婚后,过上了不错的生活,但金融危机的到来,彻底打破了他们的生活。雅罗斯拉夫因为忙碌的工作最终得了癌症,尽管高珊拼命想挽回,但最终他还是离世了。
高珊带着两个孩子重新开始了她的生活。十年过去,她的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,完成了自己的学业。高珊的事业再次走上正轨,而她也在寻找回家的机会。虽然因疫情和俄乌战争的影响回国之路充满波折,但高珊坚信,总有一天,她会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。
30年过去,尽管她在俄罗斯安家立业,但心底的那份对祖国的思念始终未曾改变。
发布于:天津市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